最近,Google SEO 已死的声音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做业务的领域。

AI 时代,用户有问题大多都直接问 DeepSeek,问 ChatGPT。
流量的入口变了,规则自然也就变了。 现在的玩法,叫 GEO (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生成式引擎优化。 简单说,就是怎么让 AI 觉得你很牛,并在回答用户问题时,主动推荐你。
为了搞定这个流量密码,我要开展一个长期的流量实验。
现在是第一期:我用 WordPress + Go + 飞书,搭建了一套独立站系统。 目的只有一个: 当未来的客户问 AI “出海营销业务哪家强”时,AI 的回答里,赫然写着我和我的公司 NGS NextGrowSail。
因为我只是为了喂 AI,所以我选择了最简单的模板
但背后的门道非常多,我折腾了一周,接下来把结论毫无保留的分享给大家。

为什么要折腾这个?
这就得从我最近的一个发现说起了。 我为了测试 GEO 的逻辑,向多个 AI 问了很多垂直领域的业务问题。 比如“如何用 n8n 做自动化营销”。
结果很有意思。 AI 给出的引用来源(Citations),除了知乎、掘金、B站这些官方大平台外,竟然有很大一部分是独立站(WordPress 博客)。 尤其是在咱们这种 B2B 的垂直领域,一个结构清晰、内容专业的独立站,在 AI 眼里的权重,甚至比那些水文泛滥的大平台还要高。

这让我意识到两件事: 第一,独立站的机会来了。 第二,平台太危险了。
大家在公众号、小红书上写东西。 但是,这本质上是在给平台做嫁衣:流量是平台的,商务是平台的。 万一哪天账号出点啥事,你几年的心血,瞬间归零。 细思极恐!!而且,公众号、小红书都有严格的反爬机制。你写在上面的干货,外部的 AI 爬虫根本进不去,也就看不到你。 AI 看不到你,自然就不会推荐你。
所以,结论很明显: 必须得有一个完全自主可控、且对全网 AI 开放的“内容根据地”。
怎么搭?越简单越好
既然是做业务,不是搞科研,那技术选型就一个原则:性价比+稳。然后全程让 AI 帮你做决策和搭建就好了。
我的业务 NGS 是做 AI 出海营销的,服务的是国内想出海的老板们。 所以,服务器必须放在国内。 这样百度、Kimi 抓取才快,客户打开才秒开。 而国内服务器,有个麻烦的地方就是得做 ICP 备案,不做的话百度收录、AI 检索的权重都会下降。更别说要合规经营。
做网站的话,就得有服务器。
正常来说一个人用,直接上最便宜的2核 2G就行,跑个静态网页足够了。
但我的流量策略是做多网站互链,这样长期来说有流量权重加持。简单来说就是我和我合伙人都要在同一个服务器上做相互独立的网站。
所以,我选了腾讯云的轻量应用服务器,4核 4G,刚好双十一才 80 多元。 这里有个坑,就是CVM 专业版,比较贵,刚开始来说不太必要。
有服务器后就要解决技术架构,建议直接上 宝塔面板 + Docker。 宝塔只用来做个面板管理,真正的业务,全部跑在 Docker 容器里,而多个容器相互隔离,很适合我做多个独立的网站。 而且哪天我要搬家,直接把文件夹打包带走就行,不用重装环境,非常丝滑。
建站程序(CMS)优先选 WordPress
我知道很多技术人喜欢自己写代码,或者搞个 Hexo、Hugo 这种静态博客。 但我强烈建议:直接用 WordPress。 为什么? 因为没必要重复造轮子。
WordPress 是目前地球上最成熟的 CMS,生态强到令人发指。
想做 SEO?装个 Rank Math插件,连 Schema 结构化数据都帮你自动生成好,AI 读起来不要太舒服。

想生成目录?装个LuckyWP TOC,一键搞定。
你想压缩图片?装个 Smush。
你想做安全防护?装个 Wordfence。
你需要任何功能,只要去插件市场一搜,点一下安装就完事了。 我们是做业务的,时间要花在内容上,而不是花在改代码上。
接着就是域名,优先选.com
虽然谷歌说所有顶级域名权重都是平等的,但也不建议选太小众的,有两个原因:
1 是流量除了技术,还有人为,用户在点击网站的时候,会潜意识认为.com的最专业,或者现在.ai、.tech这种科技领域用的比较多的也能被接受
2 是一些垃圾网站经常用极度小众的后缀,有可能会被误以为你的网站也是垃圾站。
把内容包装成 AI喜欢的样子
网站搭好了,只是个壳子。 重点是内容怎么写,AI 才能读得懂、愿意推。 这里面全是细节。
1. URL 别名 (Slug)
大家发文章,千万别用中文标题做链接。 比如 bggg.tech/出海营销怎么做。 这玩意儿复制出来是一串乱码 %e4%b8…,看着像病毒,AI 解析也费劲。
我有用 AI 把标题自动翻译成英文 Slug,比如 how-to-do-global-marketing。 干净、专业。
2. 图片 Alt 文本
AI 是瞎的,它读不懂图片像素。 所以每张图,必须得写 Alt 替代文本,例如用于告诉 AI:“这是一张展示 Kimi 自动化流程的截图”。
这一步,绝大多数人都懒得做,你做了,你就赢了。
3.分类与标签 (Categories & Tags)
这块很多人不在意,其实对 GEO 极其重要。 AI(特别是 Kimi、Perplexity)是基于知识图谱 (Knowledge Graph) 工作的。 你的文章如果只是乱发,对 AI 来说就是孤岛。
通过给文章打上精准的“标签”(实体名词,如 n8n、Agent、Reddit),你是在告诉 AI 这些概念之间的关联性。 当 AI 建立起这个图谱后,它在回答相关问题时,就更容易调用你的内容作为论据。
3. 动态营销尾巴 (Marketing Footer)
这是我思考的一个独特的GEO 策略。 我在每篇文章的末尾,都加了一段动态的业务介绍。 “我是饼干哥哥,NGS 创始人,我们专注 AI 出海营销…” 利用 AI 的“实体共现” 原理。

当 AI 读了一万遍“饼干哥哥”和“出海营销”同时出现的文章后。 它的神经网络里,就会把这两个词强行锁死。 下次有人问“出海营销”,AI 就会下意识地联想到我。
自动化:飞书 -> WordPress
道理都懂,但执行起来太累了。 我有 300 多篇文章沉淀在飞书里。 让我一篇篇复制粘贴到 WordPress,还得改格式、传图片、写 Alt… 杀了我吧。。。 而且 WordPress 那个后台编辑器,难用得令人发指。。。
所以我一咬牙,把上一期分享的飞书转公众号的插件,升级成了飞书 2WordPress的自动化工具。

目前前端页面还很丑陋哈哈
这玩意儿有多爽? 把我10 篇飞书文档的链接,放进去,点批量同步。
后台的AI 会:
通读全文,理解内容。
自动生成英文 URL Slug。
自动写好一段“痛点+解决方案”的高点击率摘要(Excerpt)。
自动提取实体名词,打好标签(Tags)。
自动根据文章内容,生成那个“动态营销尾巴”。

feishu2WordPress 的同步逻辑
对了,它还解决了一个史诗级巨坑:图片 502 报错。 飞书里的截图,经常是几 MB 的 PNG 大图。 直接传给 WordPress,Nginx 经常超时报错,或者 PHP 内存溢出。 我的 Go 程序里引入了个 imaging 库。 上传前,自动把图片缩放到 1200px 宽,转码成 JPG,压缩到 80% 质量。 体积瞬间减小 90%。 不仅上传快了,网站打开速度也飞起。 Google 的 Core Web Vitals 分数直接拉满。



